有一些事,我们需要永远铭记
有一些人,我们需要怀念
用电影,记录历史
电影学院“传递中国情”系列
看历史的模样,铭记过去的故事
01
小规模救济式扶贫阶段(1949~1978)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改变农村地区贫困落后的面貌,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贫困落后群体实施了救济式扶贫,通过提供物资或现金,帮助他们维持基本的生活需要。
02
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1978~1985)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我国农村扶贫工作也进入到体制改革推动扶贫的阶段。其中,小岗村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源地之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开启了农村发展新时代。
03
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2000)
1986年6月,国务院成立了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我国进入到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确定了以县为对象的瞄准机制。2000年底,农村贫困地区群众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04
整村推进式扶贫阶段(2001~2013)
进入21世纪,国务院扶贫办以贫困村为重点扶贫对象,在全国开展了整村推进扶贫工作。
05
精准式扶贫阶段(2013年至今)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战略,我国农村扶贫工作进入到精准式扶贫阶段。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天翻地覆慨而慷,但中国不会止步于此。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此时期中国电影的特点
通过学习党史,把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不断重温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代表电影
《我和我的家乡》
《我和我的家乡》是由张艺谋担任总监制,宁浩担任总导演,张一白担任总策划,宁浩、徐峥、陈思诚、闫非和彭大魔、邓超和俞白眉分别执导五个故事的喜剧片。
该片于2020年10月1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该片通过五个故事单元,讲述了发生在中国东西南北中五大地域的家乡故事。从小切口去展开一个宏大的主题,描绘了小康生活的画卷,讴歌了脱贫攻坚的成就,是兼具思想性、艺术性的文艺作品,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十八洞村》
《十八洞村》是由苗月执导,王学圻、陈瑾领衔主演的剧情片。该片于2017年10月13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影片以十八洞村的真实故事为原型,讲述了退伍军人杨英俊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带领杨家兄弟立志、立身、立行,打赢一场扶贫攻坚战的故事。
影片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细节展现了当代乡村风貌,具有鲜活的生活质感。既让中年观众感受到了久违的乡村气息,又让缺乏农村生活历练的新生代观众看到了当下最真实的农村景象。
《一点就到家》
《一点就到家》是由陈可辛监制,许宏宇执导,刘昊然、彭昱畅、尹昉领衔主演的农村题材喜剧片。
该片于2020年10月4日在中国内地上映,讲述了三个性格迥异的年轻人从大城市回到云南千年古寨开启创业旅程的故事。
该片以喜剧玩味和正剧故事的混合,巧妙地表现了中国的发展。影片中的三条故事线路清晰明朗,传达出“在困难面前只要互相帮助,就能完美收获自己
的光彩人生”的主题。
《山海情》
《山海情》是由孔笙、孙墨龙执导,黄轩领衔主演,主演的脱贫攻坚剧。
该剧于2021年1月12日在内地上映,讲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西海固的人民和干部们响应国家扶贫政策的号召,通过辛勤劳动和不懈探索,完成易地搬迁,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
该剧以展现东西协作扶贫下的“闽宁模式”为创作命题。“闽宁模式”是中国奇迹的一个缩影,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创作命题。该剧所展现的脱贫故事,不仅仅是在阐述一个地区的物质发展、精神发展历程,还聚焦放大其中“人”的故事。
剪辑思路
● 混剪的第一步就是筛选画面素材,因为混剪的大方向是脱贫致富、乡村振兴这个主题、所以大多数画面素材来源于自1949年建国以来可以展现脱贫攻坚这个时代背景的乡村扶贫电影。同时镜头也多选用能反应主角人物特征和动作性强的画面,尽可能与影片主线靠近(镜头宜多不宜长)。因此以“ 有志者,事竟成。”作为视频混剪开端,总共分为四个部分。
● 第一部分节奏缓慢,主要是展现扶贫的艰难,主要应用影片为《我和我的家乡》里《回乡之路》这一单元。
● 第二部分节奏欢快,为多数卡点画面,目的是展现大家在扶贫路上的干劲和动力。应用影片为《十八洞村》、《我和我的家乡》、《山海情》等。
● 第三部分整体节奏再次低沉,剪辑画面为村民及领导发愁的脸部特写,展现众人在辛勤的努力下并没有得到想要的收获,回报与付出并不成正比。接着节奏逐渐激昂,主要应用影片为《我和我的家乡》里《走近科学》这一单元以及《一点就到家》。在展现大家消沉后再次坚持不放弃的同时,也展现了年轻一代奋力崛起为乡村振兴所带来的生机。
● 音乐的选择是一个重点,要想引发观众情感共鸣,音乐必须与画面节奏相匹配。
● 混剪主题是攻坚克难的扶贫,因此音乐大方向的选择是从可以展现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的歌曲类型种进行筛选,同时与四个部分的整体画面基调相吻合(第一部分节奏缓慢;第二部分节奏欢快;第三部分节奏再次低沉;第四部分逐渐激昂)。通过多段音乐相结合的方式,使混剪节奏更加鲜明,从而更能把握观众情感走向。
● 在混剪过程中,就是把打碎的画面进行重组,同时注重起承转合,引发观众情感共鸣,因此同景别画面尽量不放在一起,把握观众视线焦点,通过黑场过渡或声音独显的方式来制造节奏从而把控整体情感基调。